www.yabo.com(中国)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邮箱:admin@huhqhiu.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行业资讯

庭院绿化设计yabo官网方案范文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2024-06-08 18:17:26
  • 点击:

  yabo官网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庭院绿化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在2011年绿化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单位组织”的原则,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广泛开展绿化活动,力争在2010年10月底前,城区所有单位庭院、居住小区全部绿化达标。

  市直各部门、正科级以上事业单位法人代表是本单位庭院(包括其下属单位庭院、主管企业办公庭院、生产厂区)绿化直接责任人;开发商是居住小区绿化直接责任人。

  1.单位庭院、居住小区绿化设计方案由市园林局负责在去年绿化成果基础上进行高标准设计,责任单位依据绿化设计方案进行绿化,所需资金自行解决。绿化不达标的和未按时完成绿化任务的单位,由市园林局组织绿化,所需费用从该单位日常经费中列支,市财政同时扣减该单位等额日常经费。

  2.在建的单位庭院绿化由建设单位负责绿化,市园林局负责验收,不达标的,由市园林局组织绿化,其费用由建设单位负担。

  3.房地产开发居住小区的绿化,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市规划局、园林局、房产管理服务中心参与综合验收,绿化不达标的,不能通过综合验收。

  4.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拆除违反绿地规划、侵占绿化用地建设的商业房、办公房或居住房、停车场、硬质广场等,还绿于民。

  (二)服务机制。市园林局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抽调精干人员,开展设计咨询,做好栽植、管护等技术指导,切实为单位庭院、居住小区绿化搞好服务。

  (三)督查机制。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对单位庭院、居住小区的绿化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四)舆论机制。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跟踪报道,大力宣传单位庭院、居住小区绿化的先进典型,营造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浓厚舆论氛围。

  1.实现城区行道树枝叶茂盛、排列整齐,无缺棵断枝,基本消除无树道路,形成“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林荫系统和绿化景观,不断提升城区绿化覆盖率。

  2.实现县城区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绿地率均达35%以上,绿化品位明显提升,庭院绿化、小区绿化与街道绿化有机结合,城市形象整体提升。

  3.建成“以绿为主、花团结合、多景点缀”的精品城市广场,为市民提供自然和谐、别具风格的休憩休闲的场所,提升城市园林品位。

  对城区各主干道路的空缺、枯死及胸径小于10cm且冠幅较小的行道树进行绿化改造和无树道路进行绿化建设,按照原有树种要求和新增绿化规划,补种或新种植12cm以上外形美观、无病虫害、带冠幅的绿化苗木,并确保成活率达95%以上。绿化改造方案报政府批准后实施。

  对城区单位庭院进行全面绿化建设与改造,由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和县园林主管部门对绿地率不达标的单位庭院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各相关庭院单位按照规划设计要求,认真实施绿化建设与改造。绿化改造资金由各庭院单位自行负责。绿化建设与改造验收合格后,由各相关庭院单位自行负责管养。

  1.对己建成的居住小区进行全面增绿。由县房管局牵头,组织小区开发商(或住户)、物业公司,坚持“以绿为主,植物造景”的原则,做好绿化改造规划设计,并报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和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施绿化建设,确保居住小区绿地率达标。绿化建设资金由县房管局协调各居住小区开发商(或住户)、物业管理部门筹集解决。小区绿化改造验收合格后,由小区物业公司负责管养。

  2.强化在建居住小区绿化监管,县规划建设、房地产管理、园林主管部门要在小区规划建设审批、竣工验收阶段严格把关,确保新建居住小区绿化严格按照绿化设计图纸施工,保障小区绿地率达标,提升小区绿化水平。

  对百年广场、文化广场、滨江公园进行绿化改造,邀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广场进行绿化改造设计,并对每个广场及滨江公园进行大树增植与改造,增植与改造胸径40cm以上大树10棵以上,同时适量补植开花乔灌木,由县园林主管部门组织施工;绿化改造方案报政府批准后实施。

  1.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1月31日前)。召开动员大会,对万棵树木进城入院活动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县内新闻媒体以及各单位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市民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万棵树木进城入院活动。

  2.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2月1日-2010年3月31日)。各相关庭院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加强庭院绿化建设,落实人员、经费和措施,全面完成单位庭院绿化建设与改造任务,并加强苗木管理养护,提高苗木成活率。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周密安排,切实做好城区道路绿化和广场绿化改造工程。

  3.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4月1日-4月15日)。县创建办将对各单位完成绿化任务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没有完成绿化任务的单位提出限期整改意见,确保万棵树木进城入院任务落到实处。

  4.复查验收阶段(2010年8月1日-8月31日)。县创建办将对各单位的绿化建设进行检查验收,对绿化建设改造不到位或植树成活率达不到95%以上的单位进行限期整改。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单位(部门)要充分认识万棵树木进城入院活动的重要意义,对照绿化任务安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经费,加大工作力度,精心组织实施。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支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创建“洁化、序化、美化、绿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从家庭做起,改变生活陋习,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达到庭院美、室内美、景色美、生活美、村庄美等“五美”的目标和庭院净、居家净、厕所净、畜舍净、仪表净的“五净”要求,带动美丽村屯、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合力共建。各村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村屯、农户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各村级妇联要积极组织广大妇女整治庭院、清扫室内外卫生,推动村组搞好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工作。

  坚持农民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发挥好妇女的独特作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开展以“五美”“五净”为标准的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强化农民的生态环保理念,引导绿色发展、清洁生产、绿色出行,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家风引领。引导广大农民学文化、爱科学、移风易俗,摒弃天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带动家庭成员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守望相助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坚持效益双赢。开展庭院经济、庭院保洁、庭院美化、庭院文化,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培育“美丽经济”。将美丽乡村农户庭院建设成为乡村旅游的景点、农民增收致富的平台、农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坚持探索创新。要将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中协调运作。突出地域特点,在实践中探索,加强创建工作研究,善于挖掘创新体制机制的经验做法,加大总结、推广和宣传力度,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2020年全镇计划创建美丽庭院625户、干净人家930户,共1555户。

  (一)制定创建计划(3月1日-4月30日)。根据各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年度工作推进情况,制定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计划,并及时将任务指标分解到各村。

  (二)落实创建措施(5月1日-8月31日)。充分利用有效的建设时间,开展家庭环境集中整治,清理庭院杂物,彻底消灭卫生死角,完善基础设施,引导广大农民养成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实现庭院序化、美化和绿化目标。

  (三)开展创建评选(9月1日-9月30日)。各乡镇要集中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认真制定评选验收办法,严格按步骤实施,坚持标准,公平公正公开。于9月15日前,镇督促各村将过程性资料归档留存,同时备份一份到镇集中归档备查,并将年度评选创建结果报县妇联。9月30日前,完成挂牌验收。

  (一)各村要切实加强评选创建工作组织领导,组织专门力量认真抓好实施。各村要积极工作,围绕创建目标,加强组织,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确保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科学城办公基地扩建项目位于广州市科学城中心区,是为了满足企业在业务领域、生产办公、检测实验等方面不断发展的需求,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解决目前生产办公场所不足的局面。项目的主要功能是一个集生产办公、检测实验和辅助服务为一体的办公副楼。整个用地在坡地上,东、西、南侧用地较低,北侧用地高,用地内植被丰富。

  本扩建项目,是作为前期项目的补充和扩展,主要包括生产办公区、辅助服务区及地下停车场,建成后与前期项目形成功能完整、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办公、科研及会议综合体。所以构思上延续了原有的弧形、带状的规划肌理,使得一、二期建筑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

  规划南面为弧形的办公主楼,北面西侧为办公楼,与一期生产办公楼联系便捷,北面东侧为辅助服务楼,包括了厨房、餐厅等服务设施,安排在东侧便于物流进出,同时在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减少了对生产办公区域的影响。

  项目用地在炮台山的坡地上,用地面积20909 m2,地下室的面积要求达到30000 m2,而地下室的层数又不宜超过两层,所以大面积的开挖不可避免。如何根据山体的特点,结合功能的需求,进行竖向设计,减少土方的开挖量,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山体的破坏程度,成为方案构思的关键。

  本方案利用了现状地形东、西、南侧用地较低,北侧用地高的特点,建筑基本沿等高线成弧形的布局,分别布置在南、北两块台地上,两块台地高差约4m,利用此高差做为停车空间,地下停车场为两层。南楼地上六层,地下两层,北楼地上五层,地下三层。

  炮台山自然景观良好,植被丰富,所以北侧两栋楼体之间有近20米的距离,中间用共享平系;而南北两栋楼之间,对应北楼共享平台处,设计一个弧形的绿色通道。通过绿色平台和绿轴的引入,把北部炮台山的自然景观,引入到分级跌落的庭院和建筑内部。

  项目设环形车道与一期工程的环形车道连成整体,东侧设对外的出入口,西侧、南侧为主要的道路,北侧为消防车道及后勤车道。建筑的主入口安排在西、南侧,结合主要道路设置,方便主要人员进出;后勤出入口布置在东北侧,便于物流进出,同时不与主要人员流线交叉。地下停车场出入口三个,东侧两个,便于车辆出入,西侧一个,靠北面设置,与人行交通分开。

  景观设计是以空中绿轴和结合地形梯级变化的庭院绿带为重点,屋顶绿化为辅,周边为沿路绿化处理的多层次绿化系统。

  空中绿轴对应经过修整的山顶绿地和开放式的会议室和空中庭院,外部景观很自然地被引入到庭院和建筑内部,而同时绿轴又是联系餐厅的必经之路,所以景观为更多的员工所感受。

  台阶式的庭院绿化设计,使庭院内的高差自然过渡,而设于庭院的采光井和椭圆形的采光桶,给地下室带去更多的自然光线.竖向规划

  根据场地特点设计了南、北两块台地,建筑集中布置在此。南面台地标高37.8m,以便于和南面的道路与一期建筑结合,北面的台地标高41.6m,较高的标高减少护坡、挡土的规模。庭院的标高从41m到37.5m之间,逐级跌落,自然过渡。西侧、南侧主入口标高37.8,两层空间,与南楼和北楼平滑联系。东侧入口标高32.5m,逐步上升,通过台阶、坡道入庭院。同时地下一层停车库出入口直接从东侧出。北侧消防及后勤车道从35m到41m逐步抬升。

  功能分区:项目主要功能分为生产办公区、辅助服务区和停车库三部分。结合地形南面为生产办公主楼,北面西侧为生产办公楼,这样布置与一期生产办公楼联系便捷,北面东侧为辅助服务楼,包括了厨房、餐厅等服务设施,安排在东侧便于物流进出,同时在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减少了对生产办公区域的影响。辅助服务楼与生产办公楼间有共享平台,通过平台和绿轴,两部分功能之间就风雨无阻的联系在一起。

  平面柱网:综合考虑结构的经济性、地下停车布置的合理性以及使用功能空间的要求,柱网进深方向为3个8米的跨度,两边各悬挑1.5米,开间方向因为是弧线,保证内弧和外弧的开间在7.2米到8.8米之间。

  交通组织:人行交通中的设计及相关人员流线与后勤服务人员流线相互分开。前者从南侧、西侧进入,后者从东北侧进入。办公部分与后勤部分的交通联系通过北面两栋楼之间的开敞平台和南、北楼之间的绿轴联系;地下车库共设出入口三个,东侧两个,方便从东面的对外出入口进出,西侧一个,靠北楼设置,与人行交通分开,主要便于从办公楼主入口落客后驶入停车场。在地下停车场通过垂直交通直接进入各层办公空间。

  南、北两个台地形成了南北楼,而两楼之间自然形成了带形的庭院空间。设计中在东、西和中间都设计了不同功能的空间节点,与庭院空间融合,相互辉映。东侧结合展示厅设计的两层高入口大厅,联系着南北办公楼,同时整个庭院的景观都能映入室内,使人感到亲切和自然,提升了办公空间的内涵;中间的绿轴,从南侧办公主楼的空中会议室,一直指向炮台山的景色;

  与一期建筑群体的整体性配合,处理手法上比较整洁统一;而庭院的内立面,结合景观、功能和心理需求,处理得富于变化,椭圆形的玻璃核心筒成为庭院竖向的标志。

  材料的使用上以花岗石、陶土挂板、玻璃、型钢和铝合金遮阳格栅为主。通过材质的色彩、肌理的组合变化,形成虚实有致的造型效果。

  风格在我国深受人们喜爱,在浙江苏州也为数不少。下面以苏州某独立式住宅室内外设计为例,分析田园风格在独立式住宅室内外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与如何统一。

  田园风格”,具体表述为:通过田野和花园,形成独特的自然特性,可以显示一定程度的艺术特色乡村生活或者国家,显示自然安静的内容工作或学校。田园风格倡导“回归自然”,提倡“自然之美”,只有崇尚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快节奏的社会中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你的生活。因此田园风格表现轻松,快乐,自然的乡村生活的兴趣。

  农村家具家具的功能主要在色彩鲜艳的布艺和纯手工生产,布花色美丽,更多复杂的花卉图案为主。花卉、条纹、苏格兰、田园风格家具的设计是永恒的主题。在家具选用上大多选用布艺家具。选用的布艺沙发上点缀了小巧的点状图案,床头墙面的布艺壁挂上印有纷繁碎花,阳光通过粉紫色窗帘照射在地板上,无不体现了田园风格布艺的华美而又不失秀丽。

  在室内的田园风格设计上面主要体现在家具的色彩搭配上面,需要大胆的清新的色彩调和,以及家具工艺制作也需要体现,比如家具表面配色工艺洗白处理的家具工艺就很能体现出古典美。在整体色彩把握上,以白色,米黄色为主。卧室吊顶整体刷白,艺术吊灯静静悬挂着。墙面是温暖的米黄色,床头的壁挂点缀艳丽的小碎花,白色的大床上是暖黄的毯子。电视墙角落处的绿色盆栽让人在温暖的感受中融入淡淡的春意。这些清新色彩的运用使田园风格特色鲜明。

  在田园风格里,粗糙和破损是允许的,因为只有那样才更接近自然。田园风格的用料崇尚自然,砖、陶、木、石、藤、竹……越自然越好。家具材质多使用松木、椿木,制作以及雕刻全是纯手工的,十分讲究。本案室内的橱柜材质基本以松木为主,在表面雕刻精细花纹,室内所用盆栽都以陶制器皿为主。艺术吊灯架子都是以铁艺制成。天然材料的完美组合使居室更接近自然。

  卧室通过绿色居住空间变为“绿色空间”,结合家具陈设布置绿化,如装饰或关键的装饰和角落,沿着窗口布局使植物进卧室,创建一个自然,简单,优雅的气氛。把一些纳入设计风格,设计师和业主的追求一个舒适,舒适的生活氛围。广泛使用的客厅碎花设计各种各样的衣服,挂饰,家具和华丽的轮廓和优雅的吊灯是相辅相成的。非空墙上的壁画和装饰花瓶使它增色。鲜花和绿色的植物也是很好的点缀。

  田园风格庭院要营造的感觉就是温馨、自然。所以在设计本庭院时,采用以自然水系环绕整个住宅的设计方式,让业主有温馨、亲近大自然的感觉。园路也以不规则的形状呈现,显示田园风格的自然形态。

  为充分显示田园风格的特色,同时考虑到苏州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客观条件因素,本案庭院设计中栽种了具有田园风格的植物,乔木有合欢、香樟、四季桂、含笑、茶花、无患子等,灌木以蔷薇、薰衣草、金丝桃为主,在廊架上配植了紫藤和常春藤。常绿、落叶乔木与灌木的完美组合,佐以田园特色的小花、小草组成一幅完美的乡间田园画。不论春夏秋冬,每一季皆有其独特的田园风味。

  在本案中,白色与米黄色碎石铺装的主入口道路将庭院一分为二,但步入其中却发现其实是一个整体,运用汀步将整个庭院完美连接。以白色鹅卵石和浅灰色碎石板铺成的汀步可以带领我们参观整个庭院。棕色的木质廊架上是盛开着紫色小花的紫藤,薰衣草的淡淡的紫色在微风的吹拂下摇弋生姿。植物苍翠浓郁其间点缀的淡淡的色彩,棕色的木质廊架,浅色的汀步,水边假山间悄悄冒出的新绿,展现了田园的色彩。

  说到田园风格的庭院,几乎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木质的廊架,木地板铺装的观景台,水系中的假山,田园风格浓郁的林间休闲座椅。在本案中,这些元素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整个庭院中设计了两处形态不同的廊架,同时,在不同的铺装材质上放置了两处休闲座椅,可以让庭院主人感受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心情。另外一些花钵、花器、庭院灯具等小品的设置更让田园风格特色鲜明。

  田园风格几乎可以等同于乡村风格。因为超过了城市接近原始的自然环境,和住在乡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简单的自然性格开放的任性,心理压力很小。所以在今天的城市越来越发达,因为大声和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环境和快速的生活节奏,繁忙的工作压力,使现代城市人目光羡慕会鄙视的国家。他们开始好奇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向往。

  田园风格单独应用于室内、室外设计中的出色案例不少。但在独立式住宅室内外设计中往往风格不够统一,有些甚至大相径庭。那么如何在独立式住宅室内外设计中做到风格的内外统一呢?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点:

  田园风格在色调方面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暖色调为主:淡淡的橘黄,嫩粉,草绿,天蓝,浅紫色……清淡的,能够透出自然放松的气氛。在本案室内设计中,餐桌,电视柜、茶几都是木制的,整体色调偏浅。为迎合室内设计中色调偏浅的主旨,在庭院中,采用了木质小品,使用木质廊架,在观景台铺装上采用木地板。同时,在选择休闲座椅的时亦考虑到色彩的统一,而选用了木材。庭院地面的铺装和草地、水中的汀步也同样选择浅色系的鹅卵石和浅灰色碎石的石材。

  田园风格要营造的感觉就是温馨、自然,室内布艺纷繁的花卉图案、小巧的点状图案与室外曲折的水体形状,蜿蜒的园路、汀步,随意自然的植物种植都是自然界元素与形状的选用,这些元素与形状的运用将室内外的田园风格得到统一。

  选择浅木色或象牙色的家具,局部配以带有淡彩的、贴近自然界色彩饰品点缀。比如相框,花瓶,装饰画等。突出田园风格的主题。在本案中,布置卧室时,选择带有碎花或藤蔓图案的壁纸。在布置家饰时,避免了相邻物品间色彩太过接近。另外白瓷器皿,透明的绿色玻璃都在本案中起到“提神”效果。延伸到室外时,绿色成为了体现田园风格特色和延伸室内装饰的最好色彩,在庭院中种植常绿乔木和灌木,辅以淡彩的田园小花小草。为室内外装饰的统一增添点睛之笔。

  材料的选择,也是田园风格的特点,本案设计中选用木、石、藤、竹、织物等天然材料做装饰。软装饰上常有碎花布艺,室内盆景,藤制小装饰。一般在田园风格室内设计中,采用较多的还是木质材料,以石材铺装辅以织物地毯,室内家具多采用布艺和木质家具。田园风格的自然材料在很多地方可以广泛使用,田园风格庭院中使用较多的是木质材料和石材。这些都体现了室内外材料的统一。

  通过田园风格的色调、形状、装饰和材料着四方面把别墅和庭院统一结合。通过以上的设计,能够更好的营造出舒适、自然、朴质,温馨的居住空间,使田园风格在独立式住宅室内外设计中得以运用,将田园风格在独立式住宅室内外设计为独立式住宅室内外设计发展提供借谦和依据。

  [1] 蔡丸子,玲珑花园,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 (2009年6月1日)

  住宅庭院是居民室外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住宅庭院的空间设计与人的心理感受密切但关,在设计时应结合环境心理学,综合考虑人对其生理、安全、交往、休闲与自我实现的多方面需求。所谓环境心理学,就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环境与处于其中的人之间的想到作用状况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最适化,强调入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目标取向和循环本质。生活在环境中的人对“实体环境”刺激能进行储存、了解、组织与重构,形成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甚至形成“环境压力”。住宅庭院空间作为一种外部空间环境,应具有归属感、领域感、私密性和实用性,进而创造出人性化、功能化的美的空间。

  由居住区道路进入庭院,应使人感动空间的变化,人口起到了提示及限定空间领域的作用,人口不是具象的门,它必须能唤起人们对空间交换的意识。人口一般设于组团道路与它们的交接处,可在庭院正中,亦可偏离中心,它的位置与庭院的关系,决定着内部交通形式与庭院布置方式。无论内部庭院或者它的围护物是什么样的形式,分隔空间的明确方式是设置一个实际的或暗示的“垂直面”,这个垂直面或为短墙、短柱、或为庭院与外界的高程变化,它将空间彼此区别,分出此处和彼处。人口的形式可模仿建筑的大门,取人口的本意;亦可借建筑或庭院中的象征符号,采用雕塑方式,起到序幕的作用;或与之对比,增加人口的边界感并强调人口作为处所的特征。

  庭院空间根据人的活动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运动空间的停滞空间。运动空间可用于行进、散步、晨练或游戏;停滞空间可用于、观赏、读书等。运动空间希望开阔平坦、无障碍物,空间区分与限定自然,具现代亲和感,可设计成欢乐的自由空间、柔和与流畅的铺装图案、无限制的活动区,以光亮的、自然的形象和温暖的色彩、活泼的场地设施来衬托空间的欢乐景象;静滞空间希望相对封闭,其中可设置桌椅、照明灯具等休闲用品,配上浓密的绿化和矮墙,与动区相隔离,静区应为创造安宁的心态提供舒适的设施和有趣的建筑小品,应设计得轻松、悠闲、大小随意。可用熟知的建筑形象,流畅的线条、稳定的结构受力、调和的质地与柔和的光线创造悠闲的空间特色。

  庭院绿地是居民在居住区中最常使用的休闲场所,设计时应强调开放性与外向性,以便于居民游览。绿地中的花卉、草木应自由布局,园中小径可设计成流畅的曲线,以引导空间的序列变化。绿地形式应适合人们的生活、行为与心理,体现时代感。利用植物造景时,可使用自然形和几何进行构图,并配以抽象的图形和大块的色彩,使绿地富于人工装饰美。庭院空间中的运动与休闲区域可通过绿化围台隔离并联系起来,形成功能性、观赏性兼顾的景观环境。绿荫、树墙等可作为空间的竖向界面,围合空间区域的边缘。界面愈高、愈近、愈密,其限定作用愈强。休息区可设在此边缘以遮挡视线,形成具有封闭感和私密、隐蔽、防卫特征的区域。而在开敞区域,降低绿化限制的高度,令空间连续,可减弱限定性,形成公开、开敞和交往的特征。花架与树冠等可作为空间的水平界面,形成一定的潜在空间意识和安全感。

  运用光影变化的规律,巧妙布置庭院绿化,使得建筑、场地、绿荫呈现出许多层次,可加强幽深感。以明亮的空间来衬托暗的形体,可令人们的感受更富趣味与想象。如浓密的花架被花卉覆盖,花架内部空间深暗,射进几束阳光,能带给人以梦幻之感。白色墙面反光强烈,能使它的围合空间明亮,若在其周围密植绿树,并用石墙环围,则能使光线、小品形态塑造

  雕塑小品主要起装饰作用,属观赏性小品。设计时应与整体环境有机结合,应控制自我表现的意念,根据空间容量确定体量与尺度,而不应追求重大体裁与高大形体,以便与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为创造居住区独特的风格,加强视景的连续性、雕塑小品应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统一的题材。另外,雕塑作为庭院景观的点缀,无需华丽、气派,应更多地关注生活气息的渲染。还可运用传统造园手法,在庭院中引入比例协调、体量适宜、小巧而别致的亭、廊等建筑小品,能给人带来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享受。水是大自然中最壮观、最活泼的因素,它的风韵、气势及流动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水在空间中的艺术形态可以构成优美的水景景观,衬托出宜人的空间气氛。在庭院中布置小桥流水或设置一个喷泉、水池,可形成视线或观赏的焦点,能在展示庭院空间层次与序列的同时达到情与景的交融。

  环境在光的作用下产生丰富多变的色彩,色与光结合通过强调或抑制的不同处理,可削弱一些次要的或不美观的部位,创造出重要部位或观赏中心。色彩是一种语言,在设计中可作为一种信号对不同的设施给予不同的色彩:如对雕塑、喷泉等使用背景灯,对座椅或局部地域使用人工或自然的色彩等,均能使环境更富人情味,克服机械冷漠感。人工光和自然光都能创造一种气氛,给空间增加另一向度,使其简化或丰富。不同的色调给人不同的距离感;高明度的暖色系令人感觉亲近,低明度的冷色系使人感觉后退缩小。相同色调的颜色容易统一,而对比色更容易变化,庭院空间要创造亲切近人的气氛,就应采用明快的暖色,形成色彩清新、丰富和谐、变化有致的空间环境。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于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唯一一所独立设置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有3个校区,其中实训基地校区位于广州新白云机场北工作区内(飞机维修区),紧邻多个民航生产单位。

  本次项目(3期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为用地内的正门广场、培训楼和图书信息中心、教学行政楼周边公共绿地、以及围合空间等其它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面积约为15000m2。本校区建筑以白色调为主,建筑风格为简单的几何体形成组合丰富的建筑空间,校园前两期绿化风格整齐大方,主校道透视效果强烈。

  3.1.1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建筑与环境互动。校园绿化景观依据各区域不同的功能与环境需求,探求具有本校园独特绿地形式与空间。做到点(景点绿化)、线(道路绿化)、面(大块绿化)的有机结合,使绿化布局与校园建筑相协调,在校园中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绿色环境,构成校园的绿地系统,以建设生态化、花园式、具有民航特色的校园绿化景观为最终目标。

  3.1.2 彰显校园文化内涵的理念。实训基地3期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设为“奋飞”, 运用红色(彩色)植物和雕塑、铺装点缀其中,起导向及焦点作用。校园总体绿化规划为营造校园户外活动、学习、教育、交流的“大舞台”,实现舒适、怡人的绿化环境和实用功能的结合。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校园功能分区明确,绿化景观设计,无论是局部的,或是整体的,都统一围绕着校园的使用功能和立意展开。绿地规划统一考虑,力求协调一致。结合现有建筑,以建筑为依托,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指导,在满足相关规范及规划指标的前提下进行景观设计。创造有民航校园特色、整齐大方、线条明朗的校园环境。

  3.1.3 绿化系统网络结构的理念。公共空间绿化体系和景观网络化,通过“苑-园-广场-道路-院-庭”的起承转合,形成校园园林化的景观体系,使自然和人工得以相互结合、渗透,形成丰富的景观视线和连续的景观感受。实训基地3期绿化规划既注重对活动所需要的面积、尺度等功能要求,也充分考虑师生群体的各方面需求和心理感受。

  3.1.4 渗透管理的理念。实训基地三期校园绿化系统的规划,需要增加校园环境的识别性,提升学院的形象,形成“广州民航”特质环境,并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实现管理的“潜移默化”,同时促进学院的后勤绿化工作不断进步。

  实训基地3期绿化规划采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用绿色基质+环绕绿带+绿色廊道+干扰斑块+观节点进行总体布局。

  绿色基质:通过连贯性的大面积绿化,确保校园绿化面积达到总面积的50%以上,实现绿化的生态功能及相关功能。

  环绕绿带:通过校园四周林带的建设,形成校园与周边区域的分割,加强校园边界线和识别性。

  绿色廊道:通过主干道和次干道足够宽度的绿化带,贯穿和加强绿色基质,共同形成校园绿化的系统性。

  实训基地3期绿化规划空间的总体结构,主要满足校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体现校园绿化的层次和要求。刚性结构,指绿化规划布局总相对稳定的主干骨架,如道路绿化,边界绿化,广场庭院绿化,标志性景点建设等。柔性结构,是指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化的弹性结构。如预留地的绿化,建筑物周边的绿化,屋顶绿化等。优化结构,可以将近远期校园绿化景观建设,做到有机结合;可以清晰展现校园绿化景观结构内部的个性特色与不同结构之间的差异性;可以更好地实现校园绿化景观以人为本,突出重点,节约型规划设计的要求。

  实训基地校园整体建筑风格充满现代感,简洁明了,校园内北区现状绿化自然优美,但缺乏重点点缀和小空间的营造。本设计从结合整体建筑功能和风格、现有绿化配置和强化主入口出发,融入民航历史文化和中华文化元素,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如图1所示。

  4.1.1 主入口区。现主入口广场面积有限,不够开阔。本设计将学校主出入口及东西两建筑主入口形成的前广场作一个整体考虑,运用鲜明、简约、大气的地面铺装和适当的景观绿化设计,并考虑人和车的分流,突出加强主入口的气势效果。

  4.1.2 庭院区。包括图书馆、办公楼和实习培训楼形成的庭院空间。分别为求知园(东)和时光园(西)。寓意拿着时间的金钥匙,打开浩瀚的知识大门。依据不同的建筑使用功能和风格,营造统一又具浓郁文化氛围的休闲活动空间。

  求知园:主要景点有-求知径(问号造型,甲骨文路面雕刻)、勤学台(塑树旱景造景,营造休闲读书、活动平台)、汗水书香水景(水从书本造型构件缓缓流下,寓意求知的艰辛,方可得到知识的回报)。

  时光园:平面的造型是一把钥匙,寓意拿着时间的金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主要景点有——金匙广场(钥匙造型广场,中央构件小品为进入视线的焦点,并形成一个框景。围绕广场摆设的石质园灯,可摆设模型雕塑,也可作坐凳)、时钟景墙(镂空时钟景墙寓意我们要珍惜时间,活到老,学到老)。

  植物配置依据以上规划理念和指导思想,结合对前两期绿化景观的总结,达到在平面与立体形式上统一协调。如图2所示。

  衬托完美建筑、划分重组建筑空间关系,使绿化和建筑相辅相成,创造宜人的舒适环境。

  如庭院内上空为建筑顶板的空间,一般不适宜种植乔灌木(考虑塑树或作功能平台);主干道的树种选择考虑配合现状的绿化种植。

  5.3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景观层次感

  主要以常绿树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

  根据以上施工放线图,按照国家的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列植、对称的规则种植布局与学校的学术严谨性相对应,体现出简洁大方的景观效果。结合现实场地的客观因素以及出于使用安全、卫生考虑,对方案内容做出了一些调整和补充:

  培训楼周边停车场取消了车位之间的绿化分隔带,延伸了停车场的绿化景观效果。取消了的车位间的绿化分隔带使用的巴西野牡丹移至建筑墙边种植,软化、美化建筑的边缘线,降低墙体硬质观感,增加美化柔和度,增强层次感,见图3。

  围墙与道路之间及图书馆信息中心大楼南边的绿化带增加具有浓郁南亚热带风情的假槟榔进行行道树列植布置,完善校园绿化景观功能结构的同时,将校园绿化景观规划的内容(自然空间、人文空间等)与策划的景观亮点相对应,见图4。

  对图书馆信息中心大楼内庭及周边的绿化带进行植物配置优化,应用火焰木与尖叶杜英营造树阵,通过应用天门冬、勒杜鹃、黄榕球、红继木等将内庭院空间、屋顶绿化来表达现代人与大自然的亲和,力求把有限的空间有效利用营造出更为开阔的效果,见图5。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三期绿化景观的营造,是科学的规划指导理念、彰显特色的方案设计、精心切合实际的植物配置以及规范施工四位一体的完美结合,校园绿化景观规划是校园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景观的巧妙表达,需要全面统筹,更离不开日后绿化管理养护,园林绿化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高校校园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沟通信息,将其纳入城市绿化管理范畴,让校园绿化建设成为城市绿化的亮点。

  1 张秋红.浅析校园绿化景观特点与规划设计[N].中国建设报,2012(11)

  2 张涛. 垂直绿化在校园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2(22)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绿色生态、实现50.47%森林覆盖率、建设绿色生态新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以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为重点,以“增绿量、上水平、抓管理、出精品”为着力点,加大山区、平原造林和城市森林建设力度,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园林城市打下基础。

  1、城区绿化。到2011年,城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5%以上,绿地率达到36%以上。一是城区庭院(小区)增绿工程。对已建成的单位庭院、住宅小区进行绿化整治和改造,增加乔木品种和数量,消除黄土,提高庭院绿化、居住区绿化建设水平,促进庭院绿化、小区绿化达标。二是城区道路绿化工程。凡未进行绿化的新建道路,全面进行植树造林,构建点、线、面结合,功能健全、富有品位的道路绿化系统。对历年来形成的行道树缺株、死株道路和未配套栽植行道树的道路栽植行道树,解决城区行道树荫断档、景观效果不佳等问题,形成完整的行道树绿化体系,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行道树绿色长廊,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水平。

  2、企业绿化。到2011年,工业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全面建成生态工业园区。一是投产企业绿化。厂区内未利用地全部栽植树木,消除黄土,构建绿量充足、植物多样、特色明显的厂区绿地系统。二是在建项目绿化。各在建项目要根据规划方案,在不影响项目施工的情况下,凡可造林绿化的地方尽量栽植树木。三是房地产和三产企业绿化。按照绿地率标准,全面完成植树任务。

  3、建制镇政府所在地绿化。到2011年,镇政府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到20%,绿地率达到15%。

  4、村庄绿化。结合新农村建设,以“百万树木进村入户工程”带动村庄绿化,到2011年,全区所有村庄全面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5、基础设施和矿山绿化。以公路、铁路两侧和江河沿岸为主体,抓好通道绿化,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护路、护堤林带。到2011年,高速公路、铁路绿化率达到100%以上,国省道干线%,县乡公路绿化率达到80%;江河堤防、灌区渠道绿化率达到80%;全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率、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50%以上和30%以上。

  2、植树阶段。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2月25日,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人员、经费和措施,全面完成树木栽植任务,加强苗木管理养护,提高苗木成活率。

  3、验收阶段。2009年3月,区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没有完成绿化任务的单位和企业提出限期整改意见,确保“一大四小”造林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区建设局负责城区道路绿化的组织实施,并督促抓好单位庭院、居住小区和三产企业的绿化。园区企业绿化由企业组织实施,投产企业绿化由区经济运行局负责督促落实。在建项目绿化由区项目办负责督促落实,尽量做到施工不留土、竣工不露土。高速公路、铁路、省道、集镇所在地和村庄绿化由其所在镇办负责组织实施。县乡公路、学校、卫生院等地的绿化由镇、办组织实施,区社会事业局督促落实。江河堤防、农田林网、灌区渠道绿化由镇、办组织实施,区农村工作局督促落实。矿山植被恢复由工矿企业组织实施,区国土分局督促落实。

  (二)强化管理,确保质量。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按照程序规范操作,严把打窝整地关、苗木质量关、栽植质量关、浇水覆膜关、苗木管护关,高标准、高质量施工,提高苗木成活率。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要落实专人负责新栽苗木的管护,定期复灌、施肥、松土、除草,防止人畜践踏,做到树苗落地,管护上马,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要拓宽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加大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各有关单位部门和企业要安排专项经费,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统筹安排,筹集植树造林资金。要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参与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对不履行植树义务的,要采取以资代劳方式收缴义务植树绿化费。

  城市外部空间用地的使用权属总体上可划分为公共和私有两大类。私有空间因有主人的精心经营、打理,虽小巧却常精美、奈品,但有不能人人共享之憾;而公共空间则宽敞、开放,但除重点地段外,空间管理常显粗放,缺乏精细维护,对内涵、魅力的挖掘也常显不足。于是,需要我们探寻出新的环境方略,将二者取长补短,让个体有机会实现深度参与环境营建之心愿,也使公共空间的品质得以进一步的提升。这是提出本策略的最初缘起。

  环境污染、热岛效应、社区人情淡漠、老龄化等,是当代城市环境问题中的几个常见的关键词。这些问题的存在,更加迫切地希望我们探寻出新的行之有效的应对途径。这也是提出本策略的根本缘起之所在。

  基于满足人们内生的参与环境营建的愿望,以及应对来自于环境、社会的种种客观问题的需要,空地100m2命题、策略应时而生。本文即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及由其激发出的综合效益进行探讨。

  本策略主张,基于对城市非重点地段却与市民日常生活关系紧密的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进行调查、评估,在一些使用效率不足的区域内,酌情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个人提供适当规模的公共用地,在总体控制的条件下,使其有机会通过建造、经营袖珍型小院的方式,实现其深度参与环境营建的愿望,继而使这些地段的公共空间品质得以显著提升。本策略采用这种公共用地、私人营建的小型“私院”作为环境激活因子,通过嵌入的方式介入并激活原有环境。

  任何一项城市空间策略的推行,都离不开相应的城市空间法规和制度的引导和管控。从而,引领城市空间沿着策略设定的目标有序、顺畅地发展,并有效地避免发展中各种乱象的出现。城市住宅屋顶空间私占乱建这一近期互联网热点议题,正好可对规制引导和监管的重要性作出很好地说明。由于本策略需要规制的支撑,并将涉及到屋顶这一空间领域,因而在此就该议题作简要梳理是必要的。

  屋顶花园作为新建筑的五大要点之一,与现代建筑相伴而生,本就具备利用的巨大潜质。因而,对其进行合理开发使用应是合乎情理的。尤其地,在经历了社会经济的长期极速粗放发展后,地球生存环境的自我修复和平衡能力已明显下降,城市生境处于严重的超负荷运转状态这一大背景下,屋顶空间的使用价值已得到了学术界的愈加广泛的关注,并已在很多以绿色建筑为目标的公共及民用建筑中得到了检验。那么,屋顶空间利用何以会在我国演变成严重的城市环境乱象的,其根本原因应该是规制的滞后。在周围环境普遍存在问题的现状下,居民要求改善环境条件的强烈愿望是可以想见的。面对身边的长期处于荒废状态的屋顶资源,又缺乏相应规制的针对性的引导(包括技术支持)和有效的监管,出现私占乱建现象就不足为怪了。当然,问题一旦显现,社会自然会有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但事后的、仅仅靠轰轰烈烈地拆违、禁止,可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本人以为,相关职能部门应组织力量对此问题的症结加以研究,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政策与举措,既杜绝违章私占乱建及其导致的安全隐患(结构、构造、防护、消防等)、城市景观乱象、社会不公等问题,又能合理地引导和发挥民众自主改善身边环境的热情!由于规制的制定非一人一文所能完成,这里只将问题提出。

  通过规制监管和协议控制的方法,保证做到:“私院”由承建人主导营建,却要欢迎公众参与,并接受公众和规制的监督;协议期内,承建人享“主人”之利、尽“主人”之责,并始终保持开放、交流之态。主管部门及社区等,应于用地划定、协调管理、营建指导、基础设施、经费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

  综合考虑环境因子的灵活适应性,其对开放空间总体的补充性地位,尤其地,承建人个人(或数个合伙人)的经济、生理承受能力等因素,拟将用地规模设置为100m2左右。具体用地配置,可视情形确定。为便于运作,应允许其设置一间工具、花肥间和一间茶水间等小型封闭用房,水电管控、棋牌、杯具存放等可设于其中。其它所有空间(包括茶亭等)均须开放。承建人可由本人申请,经居民民主选定,充分发挥住区环境的居民参与、自律公管特性。经费由承建人自筹或可通过多种渠道筹集。

  “私院”虽设围栏院门,但主要是出于空间界定和特定环境氛围营造的需要。设在宅间院落和屋顶的小院,由于环境使用的人员固定、数量少,院门基本无需关闭。设于更开放空间区域的小院,也只需在夜间无人时视情形加以锁闭。由此,空地100m2环境因子虽有私院特质,却依然保持了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公用性。并因为有了“主人”的精心打理和热情招待,空间将变得更亲和、更有情趣与内涵!“主人”的回报,则来自于深度参与环境的自主营造过程,重拾了绿化工人因繁杂劳作而无暇体味的那份珍贵的精神意趣!后文将对介入因子做进一步阐析。

  2.3 .1 以绿色、节能与可持续的环境方略,应对环境污染、热岛效应问题。

  主动环境技术恰如西医,直对病灶,药到病除。但却常常治标不治本,难免副作用,乃至留下后遗症;被动环境技术则如中医,讲求有机综合施治,注重人体自我调理,追求最终标本兼治;但见效慢,周期长,且尚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究。因此,被动技术优先,主动与被动技术并举,是有效的环境策略。

  一方面,应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每一片城市用地,尽可能增加绿地面积。尤其地,应认真研究城市空间中硬质铺装设施的合理性规模、比例。同时,大力探究屋顶平台这一非传统空地的绿化适用规制与策略,促进之变废为宝。

  另一方面,同为100m2的绿地,粗放处置与精心养护,效果不同;公共绿地与私家宅园,意境有别;交由绿化工人按分内工作对待,与让钟情于斯的有心人尽情陶醉,则更有天壤之差。

  2.3.2倡导交流互动与温情关爱的环境文化,应对社区人情淡漠、人口老龄化问题。

  我国人民的居住文化有着注重邻里胜过远亲的优良传统,这为应对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的诸多社会问题,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心理基础。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深化公共环境内涵,打造促进交流互动的高品质社区环境平台。

  空地100m2命题、策略,在应对以上现实问题中,将能发挥出巨大的环境和社会功效。

  安居乐业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且安居是最为首要的。城市居住区是市民日常生活行为的大本营,每天的户外活动由此出发,再回归这里。除工作地较远,导致部分人因上班而必须经常性远距离出行外,绝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均以各自的住宅为核心。从日常经验及相关研究资料中,均可不难看出,越基本、频繁的活动,越需要在较小的活动半径内得以满足。活动频次随离家距离的增大而减少。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一般均需以组团、小区等为基本单位,按二级或三级层次构建合理的居住区层级结构,原因即在于此。

  因此,较低的规划结构层级――居住组团、小区,其所辖区域及其公共中心、游园绿地等综合构建而成的区域环境,规模虽小,却是与居民日常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核心场域。当代在这一场域的规划中,愈加重视可步行性、促进交往性、景观与公用设施的高品质和均好性的人性化环境打造,意义重大。加之,对高层级中心设施的不可或缺的偶尔使用,则基本可以概括出城市居民日常活动轨迹的大致形貌了。

  根据市民日常行为规律及本命题的特点和应对问题目标,拟将其适用场域划分为核心适用区和拓展适用区两大类型。

  核心适用区主要包括居住区的较低的规划层级区域,即居住组团、小区等的户外空间。更具体而言,是指这些区域范围内具有适当规模的所有开放绿地和闲置空地。包括小区游园、组团集中绿地、宅间庭院绿地及住宅屋顶等。

  拓展适用区则指居住区以上级别的公共集中绿地及各种单位、部门的非中心区位的侧、后院绿地等,当其与居民区相邻近时,则适合采用本介入因子策略,进一步激发环境活力。

  本策略因子通过嵌入的方式介入并激活原有环境,恰如在绍兴花雕中投入话梅子,味道的互渗融合使美酒的口感更得以升华一般!

  本文拟选取核心适用区中一个住宅宅间庭院,对介入因子的特征、应用及效果作重点阐析。这是一种与居民生活最为贴近、分布最广、最有助于体现人性化和高品质环境均好性的微观环境区域,现有规划设计对其尚重视不足,潜力和意义却非常重大。在这一规模不大的区域内,却包含了屋顶和地面庭院两种各具特点的适宜因子介入的场域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屋顶作为一种因现代建筑而生的高出地面的非传统型“空地”,虽有第五立面之要,也已认识到了它的绿化潜质,但终因经济、技术、权属、法规等复杂原因,要么被不合理地违章占用,要么依然流于荒废境况!这是本策略因子的最佳适用场域之一。

  为便于分析,本文进一步设定:该地段所在区域为武汉地区,庭院类型为的11层小高层住宅宅间庭院,住宅楼为平顶,均含两个一梯两户单元,正南北向布置。宅间庭院尺寸设为45m(楼长)*33m(间距)。与户型对应的屋顶空场面积约为100m2。

  从这一较具普遍性的地段条件设定中可以看出,宅间庭院除满足道路布置及必要的楼前空间需要外,中部的独立绿地规模依然较大,有利于高品质环境的营造。但考虑到庭院人口较多,并须满足儿童嬉戏及其他人员的日常健身、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相对封闭的空间占地不宜过大。因而,该类庭院中设置一处介入因子小院为宜。这将极大地提升其环境质量。

  与宅间庭院相比较,屋顶则有自身的特点。通常闲置、杂乱,又不在居民日常通行的路径上,在人的意识中常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因而,可对其加以充分利用。根据屋顶规模,可将多个环境因子同时介入,甚至满屋顶营建。为使问题直观明了,以下结合图示模型和概念设计加以阐释。

  如图所示,介入因子一(图1)、(图2)和介入因子二(图3)、(图4),是根据以上设定的场地条件,分别做出的屋顶因子和庭院因子概念方案。不难看出,二者风格迥异却共性明显。风格的不同正显示了其形式可适应不同环境的可变性;而共性则不仅体现在敞亭、花架、辅助用房、绿化水体、步道等基本构成要素上,且更体现在小院空间的相对围合而隔而不断、主人打理却邻里共助共享上。介入因子设计中有几点需要指出:

  首先,要注意结构、构造的安全性。虽然本因子所涉及的建构筑物的体量均很小,但当其为屋顶加建改造情形时,(这可能会是常见状况)则需特别注意。应对原有结构的布局、承载力等进行认真勘测,加建物应尽可能顺应主体建筑结构布置。并做好屋顶防排水设计。

  其次,注意植物的多样性、生态性及美观性。尤其屋顶绿化中,可适度利用藤蔓植物进行立体绿化,营造绿廊空间,可以弥补屋顶难以种植高大乔木的缺憾!

  再次,尽可能收集利用雨水,节约用水,并营造水生生境景观。地面小院中,挖池造景相对容易。屋顶改造中,可以尝试于落水管口处砌挡壁,将原有的直排式天沟改为溢水式,则可蓄积一定水量。

  另外,地面小院中,建议容许主人种植数平方米的菜地。主要种植小葱、香菜、辣椒等调料菜品。这不仅增加主人的收获感,更能让邻里间从日常的讨要、赠予中变得更亲密!

  图1 介入因子一平面 图2 介入因子一俯瞰 图3 介入因子二平面 图4 介入因子二(屋顶庭院)俯瞰

  图5为介入因子一和介入因子二分别介入住宅屋顶和宅间庭院的总体平面示意图(图5),图6为介入因子一嵌入宅间庭院后的鸟瞰效果示意图(图6),图4则为设于屋顶的介入因子二的鸟瞰示意图。从这些概念示意图中,我们不难解读出以下环境意义:

  因子一的介入:首先,使宅间庭院空间由通道式转变为三面围合的院落,空间聚合力与专属性得以加强。其次,使庭院功能更多样、更完善,更使庭院空间层次丰富、动静、旷奥有致。同时,因子尺度合宜,有画龙点睛之效。因子中的敞亭恰如传统聚落中心的戏台,隔水观之,居民于亭中的活动不失为生动的舞台剧目!并且,假以时日,在主人日积月累的心血倾注下,小院的内涵将愈加深厚。而随着邻里们一次次有意无意的走入,主人与邻人一次次亲密无间的攀谈、互助,邻里关系必将变得无比亲和。尤其地,小院的主人很可能是位和善的长者。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闲云野鹤的生活一般不太现实,小院则可以让人找回几分“采菊东篱下”的感觉!环境中多了这样的去处,老人们也必将变的不再孤独无助了。

  显而易见,随着因子小院的营建,屋顶将不再荒凉,甚至可以极大地丰富主体建筑的天际线。电梯使其与地面庭院具有同等可达性,并且少了车辆路人的干扰。在此,人们可以尽享安宁。日可沐浴阳光,夜可远眺灯火阑珊,偶尔抬眼,还可捕捉到流星划过星汉的轨迹;我们更可以想见,中秋夜晚,邻里们齐聚屋顶小院赏月言欢的温情景象!并且,晨昏时段,污浊气体易沉积于地面,屋顶庭院则因气流通畅、位置高出地面,而少受其害。

  组团集中绿地的规模与高层、小高层住宅宅间庭院相差不大,因子应用于其中的状况可参照宅间庭院。因子小院对这一级别中心休闲设施通常不足的缺憾,有一定的补充作用。而在居住区以上层级的公园及相关单位、部门的侧、后院绿地中的拓展应用,难度主要体现在规制、理念方面,技术操作及功效上则与核心区类似。本文对此不作进一步展开探讨。这里仅对小院因子介入小区中心绿地的应用状况,稍作意向性分析。

  小区中心绿地的规模通常较宽敞,与之相较,本因子小院只属点缀性元素,将其嵌入该类中心绿地中,不会破坏其原有特质。若使用得当,则可收奇效。实际操作中,可将一两处因子小院或突出点缀其中,或刻意隐藏营造幽境;也可环绕居民会所周围布置多处因子小院,作为会所空间的向外有机延伸,将居民的日常活动自然地引向室外空间。而更可以“兰谷”、 “竹境”、“梅香”、“荷风”等文化主题,赋予因子小院丰富的精神内涵,使中心绿地的品质更得以升华。

  在做该议题探讨期间,适逢笔者位于安徽东部小镇的老家旧屋拆迁安置房装修。该安置房采用了两层联排式徽式民居式样,室内空间格局也较紧凑合用,其缺憾在于:楼间距小(阳台外缘至前楼约7.0m),行列式排布,加之各户入口形象雷同,致使楼间空间感略显单调乏味。于是拟在自家入口部尝试运用本文所提策略之理念。

  外部工程未完工时曾到实地观察过,并据此做过一个先入为主的设想,虽终因场地原因将无法实施,却觉得其对于阐释本文之策略仍有一定的作用。

  二楼阳台挑出于大门上空,自然形成了入口门廊,设计拟于阳台偏离门道一端以小坡屋顶向侧、前方各拓出1.5M,形成一个占地2.7M见方的半壁敞亭。坡顶由阳台梁底向外放坡,使其外形收缩,尽量减小对本就不够宽大的楼间空间的挤压。坡屋顶也呼应了整体的建筑风格。其支撑柱则采用了铝合金方管与木构件组合的特殊设计,显得别致而又避免了笨重感。(图7、图8)

  图7 还建房入口部原设想之半亭内观 图8 还建房入口部原设想之半亭俯瞰 图9 还建房入口部原设想之拟实施方案

  这一半壁敞亭将显著地激活门前空间的活力。不仅会自然地将人的活动由室内引向户外,而且还会创造亭内外邻里互致问候的机会,甚至常会有访客来到亭中,下下棋、拉拉家常。对于习惯于户外劳作活动的人们,这一空间必将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本文策略的因子“私院”的功用似乎有着诸多共性。

  原本考虑,阳台外口至前排房屋的净距约为7.0M,宅间道路布置时通常会适当地多退让正门一些,道路也无需太宽,阳台外口至道路边线M左右。这样,以上的设想就可以勉强实施了。自以为对条件的设定已颇为谨慎,但现场的情形却是,采用3.0M以上较宽的道路居中布置,使得阳台外口距道路仅为2.0M左右。以上方案的半亭顶盖外挑1.5M的设想显然已不恰当,方案变通在所难免。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觉得入口部空间虽然狭小,但做适当处理仍然很有必要。由于条件限制,简单的处理方法反而变得更有效。方案调整如下:

  首先,将原方案中半亭空间由阳台向南外拓部分的地坪舍去,侧向延伸部分地坪保留。以此作为门前活动空间主体加以营造。

  其次,在该空间的,砌筑尺度合宜的花木种植池,既美化环境,又给空间以适度的围合感。花池间搭架木板作为可供休憩的座凳。

  再则,取消原方案的固定式亭顶。这使得空间呈现为半盖半敞的状态,虽狭小而不压抑。使用上,晴好天气自不成问题,雨天则只需退至阳台下部即可。(图9)

  目前,室内装修尚在进行中,入口部的处理依然停留在设想阶段,但最终实施应该不成问题。

  浙大·创新科技园项目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西北部,毗邻浙大紫荆港校区,项目用地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湖科技经济园区西南地块,北靠女儿桥港,南临西园一路,西向茹家路,东接西园八路,南侧稍远还有被称为“杭州之肾”的生态保护区---西溪湿地。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本次设计包括项目一期二标未完成部分及二期一标项目景观概念设计,要求一期整体绿地率≥30%,二期一标暂列地块指标。

  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招标方提供的建筑设计条件;地块平面图及规划条件要求。

  以人为本原则,全方位打造自然的舒适环境;以精致的设计手法将功能与艺术相结合,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环境中,带给住户尊贵的感受、精致的体验与身临自然之中的舒适生活;充分考虑车行、人行、消防通道、物管的功能要求;在合理的造价与运营维护费用内,通过合理的设计,尽可能的营造出良好的景观环境。

  本区块地理位置较佳,周边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从现有周边建筑和该区域的经济、社会角度等方面看,该区块具备较好地位,结合建筑设计的现代精品化产品、精品化小区的定位,我们的景观定位——“现代、时尚、健康、休闲”,满足人们“办公与休闲集为一体的”生活理念。

  对于基地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域,将成为西湖科技经济园新区集商业、办公用地的这一特性,我们在总结此区域的建筑规划特质的基础上,结合甲方的要求以及对科技经济园区的畅想展望,将此区域的景观风格定位为现代主义景观,并融入自然主义的景观元素,倡导营造一个“现代、时尚、健康、休闲”的办公环境区域。设计上充分运用美学上的影响力,用清新、现代的几何构图与植物、景观小品相结合,运用简洁、大胆、求新的设计手法,创造适应现代新区美感的要求形式,将人造环境和西面沿河区域的自然环境和谐的融为一体。

  本案的景观布局主要为“五大主要出入口、三大景观主节点、两大庭院、三处屋顶花园” 。整体风格采用现代主义风格,主格调采用现代简约的手法。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营造时尚的高品质的休闲办公、购物场所;通过对小品、公共设施、铺装形式和植物的配置在有限的区域空间体现现代文化,突出几大空间的主题,打造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精神,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在主要节点上,通过植物整合形式、铺装拼接形式、标志标识样式统一采用简洁的立体几何形状,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完美融合,力求符合现代人的商务办公需求。通过对人文历史的深度挖掘,利用历史与现代的激烈碰撞,创造文化内涵丰富的景观节点,打造个性时代的多元商业、办公空间。本案主要采用三种设计手法,来体现办公楼的标志性出入口,不仅能达到标识的目的,而且还能丰富此区域景观。

  入口设计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使用黑色大理石与透明玻璃结合水景的形式,在玻璃处写上区域名称,借水景形成有声的引导标识。入口两侧绿化采取有层次的种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色叶植物的栽植在丰富植物色彩的同时寓意商业事业蒸蒸日上;用几何图形的设计手法,用门廊框架结合花岗岩、景观小品成为一景,并以竹子作为背景,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右边的的景点用景石与树组合,景石的突兀与绿树的婆娑表现出软质的阴与硬质的阳的交融;入口标识用造型、质量较好的景观石,上刻“区域名称”并围合花灌木如杜鹃、苏铁等,背景处种植雪松——挺拔、苍翠、永不屈服的精神象征科技园发展前景的广阔。雪松下种植混播草坪,并且用色叶植物组成凤舞的图案点缀其上,配植一些红枫、小叶女贞,以增加植物层次上的变化。

  内庭院一:此处为二期一标E1、E2办公楼之间较为开阔的休憩绿地庭院空间。为方便办公人员休闲活动的需求,将其设为一处交流、休憩、活动的公共活动空间。运用几何规矩形式的布置,结合规则式的花坛、错落式台阶、木质座凳、水景及现代景观小品等等,来体现象征高效、迅捷的工作节奏。而植物模纹花坛代表了一种祝福,是幸福、成功的象征。将此区域创造成为一个适合大众活动,交流的空间。

  内庭院二:此处为二期一标E3号楼的内部庭院。由于内部庭院空间较小,此区域景观设计形式为主要绿地与卵石铺装相结合,在庭院中间设计两个脚印形状的绿地,周边设置铺装道路,并在绿地和铺装结合处放置两处休闲座凳,为职工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闲暇之余养神蓄目、醉心绿林。此区域设计采取简洁的空间形式,既符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又保留了现代人需要空间的私密性。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集人类文明与传统于一身的聚集体,其结构庞大复杂,内容包罗万象。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城市的过分膨胀、资源的浪费及人口的过分集中等。城市是人们的家,如何让自己的家变得更美好,人们希望创造一种住着舒适、用着方便、看着美观的充满生机的独特的城市空间。对现状的无奈与对未来美好的渴望给人们提供了思考研究与创造的机会。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师纷纷研究各种理论与设计方法,以期能为城市添彩,创造更为舒适、更为人性化的城市空间。